考试之窗

【习题与解析】2023年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三章

时间:2023-10-13浏览: 设置

第三章  社会主义改造理论

习题与解析


一、选择题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

A.资本主义社会

B.社会主义社会

C.民主主义社会

D.新民主主义社会

简要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社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参考答案:D


2.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转变成(  )

A.社会主义道路同资本主义道路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C.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

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简要解析: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参考答案:C


3.正式批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在()

A.1953年6月,中央政治局会议

B.1953年6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

C.1954年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

D.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

简要解析:19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1954年2月,党的七届四中全会通过决议,正式批准中央政治局确认的这条总路线。

参考答案:D


4.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  )

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B.私营经济的国有化

C.个体农业的集体化

D.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简要解析: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

参考答案:A


4.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 )
A.趁热打铁,积极领导

B.自愿互利,国家帮助

C.积极领导,稳步前进

D.国家帮助,典型示范

简要解析:中国共产党对个体农业和手工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坚持积极领导、稳步前进的方针,采取循序渐进的步骤。

参考答案:C


5.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法是( )

A. 和平赎买

B.统购统销

C.公私合营

D.合作化

简要解析: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参考答案:A


6.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这三个步骤是()

①办手工业供销小组。②成立互助组。③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④建立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⑤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⑥发展高级社。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②③⑥

简要解析: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的三个步骤。第一步,办手工业供销小组。第二步,办手工业供销合作社。第三步,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参考答案:B


7.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的步骤,按顺序为()

①主要实行初级形势的国家资本主义。②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③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④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

A.④①③②

B.④③②

C.①③②

D.①③④②

简要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经历了三个步骤。第一步,主要实行初级形势的国家资本主义。第二步,主要实行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第三步,实行全行业的公私合营。用和平赎买的方法改造资本主义工商业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参考答案:C


二、多选题

1.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就时间来讲,它是指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

B.它是一个过渡性社会形态

C.它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D.它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本质上是相同的

简要解析: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参考答案:AB


2.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这一时期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包括(  )

A.工人阶级

B.农民阶级

C.民族资产阶级

D.城市小资产阶级

简要解析: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等基本的阶级力量。

参考答案:ABCD


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主要的经济成分有哪几种(  )

A.合作社经济

B.个体经济

C.社会主义经济

D.资本主义经济

简要解析: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是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形式,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是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过渡的形式。所以,主要的经济成分是三种:社会主义经济、个体经济和资本主义经济。

参考答案:BCD


4.农业社会主义大体上经历了()发展阶段

A.互助组

B.初级社

C.中级社

D.高级社

简要解析:农业社会主义大体上经历了互助组、初级社高级社三个发展阶段。

参考答案:ABD


5.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包括()

A.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B.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C.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D.采用从低级到高级的国家资本主义的过渡形式。

简要解析: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进程中,中国共产党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第一,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第二,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第三,用和平方法进行改造。

参考答案:ABC


6.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有利于()

A.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B.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

C.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

D.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简要解析: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和平赎买,有利于发挥私营工商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积极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有利于争取和团结民族资产阶级,有利于团结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民主人士,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有利于发挥民族资产阶级中大多数人的知识、才能、技术专长和管理经验,也有利于争取和团结那些原来同资产阶级相联系的知识分子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参考答案:ABCD


三、判断题

1.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没有出现失误和偏差。

简要解析: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失误和偏差。具体详见2023版教材第85页。

参考答案:


四、简答题

1.新民主主义社会为什么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解答要点: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而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过渡性社会形态。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存在着五种经济成分,即: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合作社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国家资本主义经济。新民主主义要继续向前发展,就要不断扩大国营经济,同时逐步将资本主义经济和个体经济改变为社会主义经济,使社会主义经济逐步成为我国的经济基础。

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三种不同性质的主要经济成分相联系,中国社会的阶级构成主要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其他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既可以自发地走向资本主义,也可以被引导走向社会主义,其本身并不代表一种独立的发展方向。随着土地改革的基本完成,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逐步成为国内的主要矛盾。而解决这一矛盾,必然使中国社会实现向社会主义的转变。

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社会主义因素居于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得最终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为了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必须适时地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因此,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是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的社会。


2.如何认识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解答要点:

1953年6月,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正式提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同年12月形成了关于总路线的完整表述:“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被概括为“一化三改”。“一化”即社会主义工业化,“三改”即对个体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它们之间相互联系,不可分离,可以比喻为鸟的“主体”和“两翼”。其中,“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这是一条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体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密结合,体现了解放生产力与发展生产力、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


3.如何认识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解答要点:

一是坚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二是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

三是用和平的方法进行改造。


4.如何理解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是什么?

解答要点: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 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重要前提。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极大地提高了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的积极性、创造性,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以其与社会化大生产的一致性和能够在经济落后条件下尽可能地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为发展社会生产力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初步显示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全面展开,生产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有很大发展,我国主要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的位次都明显提高。我国工业化、现代化建设取得的辉煌成就,离不开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个根本的前提条件。

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建立符合我国实际的先进社会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一个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东方大国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问题的系统回答和正确解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的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它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转载:思政园丁

Baidu
sogou